鼠标一点,客户“拜拜”!高科技骗术乍现私募销售市场
微信又改版了!如果不星标,就收不到最新推送!
点击资事堂👆 → 主页右上角 “…”→ 设为星标
作者 | 孙建楠
编辑 | 袁畅
卖私募越来越是个高科技活儿了!
因为,技术不过硬,客户可能很快就被“抢(盗)”走了
南方一家私募机构工作人员汪先生(化名)日前就遭遇了这样一个事儿。仅仅是为了审核一位新客户的资质,他手头服务的客户差点全部被“拐跑”。
这是怎么回事?
01
开启“危险的对话”
一切的起源是,汪先生的公司和一家互联网财富平台建立了合作关系。
按照这家财富平台的安排,经过资质审核的客户,可以在完成相关注册手续之后,与感兴趣的私募机构直销人员进行“小窗交流”,也就是一对一沟通。
而汪先生任职的私募机构,近几年在五十亿元规模上下徘徊,期待规模的突破,于是与相关平台签订合作协议,而汪先生是对接人之一。
在日前的某一天,一位投资者A先生(化名),向汪先生发出了产品咨询的“信号”。两人就此展开了一场“危险”的对话。
02
验证“合格投资者资质”
按照公司规定,汪先生在对话开启后告知A先生,需要先确认对方合格投资者资质,之后才能进行产品层面的咨询。
所谓合格投资者资质,指的是,私募产品的购买者,按照资管规定必须具备的财务、资产、投资经验等提交件。
比如,通常的合格投资者须具有至少两年以上投资经验,并满足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等条件。
这些条件必须有相关证明文件来验证。
于是,A先生通过这家互联网财富平台的对话窗,添加了汪先生的企业微信,并向其发送了多份金融净资产证明文件。
汪先生打开首份文件,看到是银行出具的资产证明,里面载明了A先生的存款情况,并有银行的盖章。汪先生接着打开了其余多份资产证明文件,在打开某个特定格式文件时,电脑安装的杀毒系统曾进行风险提示,但汪先生按照此前常见的处理方法选择了忽略。
随后,A先生的合格投资者身份得以“证实”,二人开始了初步产品咨询。A先生则简短地问了产品运作层面的数个问题后,表示需要再考虑一下。
至此,这仍然像是一场常规的客户资讯对话,随后,汪先生与同事一起外出用餐。
03
老客户“遭围猎”
但四十到五十分钟后,汪先生的电话开始接到客户反馈。
“小汪,有人以你的名义在联系我……”
汪先生在餐厅即将用餐结束时,看到一位老客户给他的手机留言。
他马上与这位老客户通了电话,才得知有人以“XX私募汪先生”的身份,添加直销客户的微信并拉了一个微信群,已经着手开始下一步推介行动.....
那位“警觉”的老客户还给他发送了群截图,上面冒充“XX基金汪先生”的微信头像,恰好用了汪先生企业微信的照片,而其他群友均是其这家私募的直销客户。
汪先生突然意识到,这大概率就是那位A先生的“杰作”。
于是,他迅速返回办公室,把自己的电脑台式机上与外网断开,并用电话进行补救通知。
幸好时间较短,汪先生的客户最终损失并不大。
03
骗子“三部曲”
事后总结,这个骗子的行骗轨迹大致是三步。
首先,发现如汪先生这样的资管机构资深客户经理。
其次,通过发送一些文件,远程控制汪先生的电脑或其他电子设备。
其三,盗取这个设备上的客户资料,进行其他诈骗或营销手段。
从骗子的手法来说,这个套路其实并不“新颖”,甚至有些“老套”。
但对汪先生这样,既期待发展客户,又往往技术力量不太强、防范意识也不强的中小机构人士而言,这个打法又正中“靶心”,有很高的突破能力。
04
该如何防范?
那么这种骗子伎俩该如何防范呢?
其一、作为私募产品的销售人员,要提高警惕加大人防技防力度。尽量避免,手头电子设备和主机轻易被外部控制。
其二、私募管理人,有责任采取一些措施对客户资料予以保护,同时向客户进行恰当的宣导,以避免“机构被骗,客户遭殃”的不良后果。
其三、作为中介的财富管理平台和销售渠道,有责任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潜在客户与私募机构进行资质验证,同时积极的筛选“潜在诈骗人员”。
其四、无论私募机构大小,其技术防范能力都是很很重要的一个方面。应该切实予以重视和投入。
当然,作为私募客户的高净值人群,也要适当有所警惕,主动的核对接触人员的身份,不要向不熟悉的人群透露过多财务信息或进行投资活动。
本文首发于“华尔街见闻”APP ,欢迎下载“华尔街见闻”。
本期责任编辑 倪静
***
资事堂保留本文的所有权利,未经书面授权,任何人不得转载、编辑、重新发布,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请在后台回复关键字「转载」获取转载格式要求。